
本网讯 8月10—21日,在河北省秦皇岛市昌黎嘉诚农民田间学校,秦皇岛市农业农村局与市退役军人事务局联合举办了乡村振兴高素质退役军人培训班,来自各村书记和支委委员共50名学员参加此次培训。
明确培训目标,统一思想站位。秦皇岛市农业农村局和市退役军人事务局两局领导高度重视此项工作,多次沟通,反复协商,明确分工,达成共识。乡村振兴的关键在“人”,村子强不强,要看领头羊。作为处在乡村振兴第一线最基础、最坚实的力量,村干部担负着贯彻落实党的方针政策,密切党和政府同人民群众的联系,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的直接责任。他们的能力和水平,直接关系着乡村未来的发展,关系着乡村振兴战略能否落地落实。
乡村振兴高素质退役军人培训是一线村干部成长的“金钥匙”,培训的目标就是通过此次培训,使学员在专家授课中提高理论水平,在学习交流中碰撞思想火花,在实地观摩中提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锻造真抓实干硬本领,为乡村振兴夯实干事基石。
制定培训方案,重在实用有效。制定实施方案前,深入乡村调研,与村书记座谈,围绕秦皇岛市区域产业布局需要和学员产业发展能力提升开展培育,科学制定课程体系,设置综合素养课、专业技能课、能力拓展课三类。综合素养课包括思想政治、农业通识、“三农”政策、涉农法规、文化素养等课程;专业技能课包括农业生产技术、绿色发展、农产品营销、农业经营管理、乡村治理、社会化服务等课程。目前全国新冠肺炎疫情形式严峻,为此制定了两套实施方案,根据疫情变化,灵活调整。
依据学员特点,强化班级管理。退役军人经过部队大熔炉的锤炼,具备优秀的政治素质、意志品质和能力作风,他们善于运筹,具有较好的谋划能力;长于管理,具有较强的组织能力;勇于进取,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善于团结,具有较强的团队精神;注重学习,具有较高的文化水平;雷厉风行,具有果敢的工作作风。
此次培训班秦皇岛市农广校制定了较为严格的学习纪律,实行封闭式管理,两个局各设有一名班主任,两位班主任负责做好各项服务工作,确保参训人员的安全、健康,确保培训规范有序、取得实效。按照学员来源将全班50位学员划分为5个学习小组,10人为1个组,每个小组推选1个组长,负责考勤,传达学校指令。
发挥退役军人自身特点,本次培训班无论从组织管理以及培训工作都非常顺畅,达到了理想的培训效果,也充分展现了当代退役军人的风采。
精选优秀师资,保证培训质量。本期培训班开设了农村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解读、实施乡村振兴的法治保障、乡村振兴视域下的农业特色小镇建设、农民素养与现代生活、直播短视频拍摄及制作实操等理论课程。从燕山大学、沈阳农业大学、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河北省农科院昌黎果研所和秦皇岛开放大学聘请知名专家、教授进行授课,教师们由浅入深,循循善诱,精彩的讲解赢得学员们热烈的掌声。结合河北省农村环境治理大抽查工作,秦皇岛市农广校聘请了市农业农村局农村建设与社会事业科科长范向峰,针对农村厕所革命、道路硬化、垃圾处理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进行了全方位的讲解,学员们反映这次培训班安排的课程都很有实用性,教师们讲课也很接地气,受益匪浅。
创新培训模式,线上线下融合培训。培训班采取线上线下相融合模式,包含课堂教学、实习实训、线上学习、现场观摩、交流实践、指导服务、绩效评价、信息宣传、统计监测等内容。线下课程设置学时94.5学时,线上课程设置36.35学时,总计130.85学时。秦皇岛市农广校带领学员现场观摩了中粮华夏葡萄酒生产基地、全国新农村建设先进村——山海关望峪村、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五峰山李大钊革命活动旧址、中国美丽休闲乡村——西古城村、考察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北戴河村和昌黎葡萄沟葡萄种植基地。学员通过下载云上智农App,可以线上学习乡村基层组织建设、乡村振兴与农业农村现代化、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助力乡村产业发展等15门课程。学员通过线上线下课程学习,能较系统的学到理论知识,掌握一定的实践技能,在工作中把握政策方向,找准优势产业和经营模式,引导和带领当地群众致富奔小康。
珍惜学习机会,广泛交流讨论。退役军人事务局和农业农村局联合举办乡村振兴高素质退役军人培训班,是两部门贯彻中央、省、市有关文件精神,合力促进退役军人投身乡村振兴战略的举措,是第一次大胆尝试,意义重大,机会难得。作为村书记和支委委员,平时工作繁忙,还有自己的事业经营,能集中起来参加学习非常不易,学员们克服困难,非常珍惜此次机会,学习热情高涨。除了培训期间积极向老师请教外,同学间在课堂上、晚上休息时间还认真交流讨论了关于农村社会和谐稳定、土地流转、农村环境整治、乡村产业发展、生产管理、经营模式、产品销售和品牌打造等方面的内容,大家取长补短,收获了战友情、同学情。培训期间北戴河村书记李国清、卢龙县双望镇大彭庄村张治民、卢龙县双望镇马各庄村乔会成、抚宁区抚宁镇寒江峪村王国全分别为大家介绍了自己的产业和工作经验,学员们在微信群里也纷纷谈体会抒感想。
这些学员有思想有能力有素质有情怀,不愧是新时代党性坚强的基层治理的“当家人”和“掌舵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