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网讯 乡村振兴,人才先行。过去一年,农民教育培训工作如何看?未来一年,想把工作做实又该怎样干?2月29日,2024年山东省烟台市农研中心(农广校)务虚会暨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座谈会顺利举行。山东省农广校副校长姜家献、烟台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宫本俊、烟台市农研中心领导班子成员和各科室负责人以及来自各区市农广校的代表出席会议,集思广益、畅所欲言,为做好新一年农民教育培训工作贡献破题新思路,会议由烟台市农研中心主任姜文广主持。
会上,大家从农广校体系建设、农民培训、实训基地(田间课堂)发展、信息宣传、农民体育等不同角度出发,针对当前工作中面临的主要问题进行了研讨。与会人员踊跃发言、开门见山,既分析机遇与挑战,也探讨思路与方法。
蓬莱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培训科科长李颜玲毫无保留地分享了她的工作经验和见解,据她介绍,蓬莱区的高素质农民培育重点放在跟踪服务上,这也是高素质农民培育的延续服务。为学员们提供这样一个量身定做的课堂外技术服务,更是提升课堂培训效果的有效保障。
“同时,我们一直根据农时农情,每月组织学员进行相应的外出观摩、现场实操,这也是帮助他们打破固有思维、传统思维,开阔眼界、增长见识的好方法,真正能形成‘培育一人、致富一家、带动一片’的农民创新创业新局面,为推动乡村振兴不断地注入源头活水。”李颜玲说。
在热烈融洽的讨论氛围中,贡献出宝贵“金点子”的人不在少数。龙口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农科培训科科长张竹茂提到的“5+1”龙口模式,也让人眼前一亮。
“一是利用高校、科研院所专家教授力量;二是利用本地农技中心专家;三是利用龙口市获得职称的高素质农民,包括助理农艺师,农艺师、高级农艺师;四是依托龙口农广校设立的基地;五是龙口市培育出来的高素质农民;第六个则是销售团队。这就是‘5+1龙口模式’。”张竹茂一一讲解道,“目前我们已经上下贯通,准备今年先在粮油和葡萄上做试点工作,再逐步推广到其他领域。”
解农业人才之渴,书兴农富农之篇。新一年、新干劲,烟台市农研中心(农广校)将继续推动农民培训与农技推广工作有效融合,助力发展农业生产、增加农民收入,培育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高素质农民,努力为美丽乡村建设提供人力、智力支撑,更为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凝聚强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