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网讯 为进一步推进河北省高素质农民培育学用贯通综合试点工作开展,了解2024—2025年各承担项目单位工作进展情况, 4月1日,河北省农广校召开了高素质农民培育学用贯通综合试点工作视频调度会。会议由河北省农广校副校长刘少军主持,各市农广校校长、承担和计划申报学用贯通综合试点工作的县级农广校校长及具体负责人参会。
调度会中五个试点县负责人作了典型发言,承德市兴隆县农广校校长李志强就试点工作作了典型汇报,兴隆县农广校聚焦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和农业新产业、新业态的人才需求,坚持学用结合、以用为主、重在实效的理念,旨在培养一批素质能力与乡村发展高度契合的高素质农民,为兴隆县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一是组织领导,强化保障。成立了由主管农业副县长牵头,农业农村局、农广校等多部门协同参与的项目领导小组,明确各部门职责,确保试点工作有序推进。根据相关要求,结合兴隆县实际,制定可操作性的项目实施方案,明确试点目标、任务、步骤及保障措施,广泛动员,精心遴选,确定100名学用贯通培养对象。二是创新探索,多元实施。围绕兴隆县主导产业和新业态发展需求,设置乡村CEO、主导产业带头人、校企合作订单培育等专业,采用“政府+学校+企业+合作社+农户”的培育模式,综合运用集中授课与分散实训、线上学习与线下面授相结合等方式,开展定制化、体验式、孵化性培育,同时加强考察研学、互访交流,组织学员实地体验学习,提升实践能力。三是巩固成果,实效显著。学员在农业种植技术、企业经营管理、酒店服务技能、市场营销及客户关系管理等方面的能力显著提升。校企合作班级学员全部与企业签订劳动就业协议,实现了稳定就业。在针对性地开展主导产业,如山楂、板栗、旅游等培训外,积极探索农业与文化、旅游、康养等产业的融合模式,推动了农村产业多元化发展,为兴隆县乡村振兴注入了新动力。
河北省农广校校长马金翠对试点县的培育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并对下一步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她表示,要充分认识试点项目的目的意义和要求,要充分发挥体系示范引领作用,围绕创新主线,明确培训方向和目标,寻找具有推广价值的学用贯通综合试点培育模式。做到资源整合融合运用,引导农民就业,全力服务国家粮食安全、全力服务农民增收致富、全力服务乡村文化振兴,按照实施方案的要求,制定详细的研学计划,拓展学员眼界,进行交流分享,并强化实习指导和考核,优化岗位设置,与学员职业规划相匹配。她强调,要强化组织领导,规范组织管理,坚持公益属性,积极与政府、财政部门沟通,确保试点工作有序进行。并加强项目宣传总结工作,将项目实施过程中的成功经验和创新做法进行总结提炼,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培育模式。
下一步,承德农广校将继续落实高素质农民学用贯通综合试点项目的实施,持续跟踪学员发展,做好成果总结及推广应用,并积极做好2025—2026年度试点工作申报,不断完善工作机制,创新培育模式,提高培育质效,激发农村经济新活力,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助力乡村全面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