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当前正值“三秋”生产关键时期,为克服持续阴雨天气不利影响,保障秋收秋种高效推进,近期,郑州市农广校组织技术人员深入荥阳、巩义、新郑等地开展秋收秋种技术指导服务。
10月10日,在荥阳市高村乡真村,荥阳市新田地种植专业合作社正组织收割机对群众地有序块进行籽粒机械收获,收获后集中烘干。农技人员现场发放《晚播小麦抗湿应变播种与田管技术明白纸》,提醒群众今年小麦晚播需要选好品种、增加播量、做好拌种等。在巩义市康店镇马峪沟村,农技人员进入田间实地查看,未发现玉米穗出现大面积发芽、霉变现象,仅个别由于虫害,出现穗尖发霉现象;农技人员与种粮大户深入交流,了解今年阴雨天气对玉米生产的影响及当前收获情况,指导农户要利用降雨间隙适时收获,抓好时间节点,种足种好小麦。
10月14日,在新郑市城关乡东郭寺村玉米单产提升示范区,种粮大户正在进行玉米籽粒抢收,农技人员查看了机收情况,并现场向群众培训、讲解小麦抗湿晚播技术要点。在城关乡薛庄村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地块,农技人员调查发现,部分早熟大豆出现倒伏、豆荚发黑、部分裂荚发芽现象。对此,他们农技人员提醒种植大户根据土壤湿度和大豆籽粒成熟情况及时抢收,并调整大豆收割机参数以减少机收损失。在辛店镇黄岗村大豆高产技术示范田,整体长势较好,种植大户预计10月20号后进行机械收获。
目前,郑州市秋粮收获已超八成,麦播在即。针对当前土壤湿粘、整地困难、小麦播期推迟、拉长的生产实际,郑州市于10月8日制定印发了小麦抗湿晚播技术指导意见,提出要紧紧围绕提高播种质量,坚持“一条主线”即以墒情为主线、“三个服从”即播期服从墒情、播量服从播期、进度服从质量,落实晚播小麦“四补一促”即以种补晚、以密补晚、以好补晚、以肥补晚、以促为主应变措施。进入10月以来,郑州市各级农技人员深入生产一线,通过发放技术明白纸,现场讲解等形式,广泛开展宣传培训和技术指导服务。下一步,郑州市农广校将继续密切关注天气动态,加大秋播技术服务力度,通过线上线下多形式宣传抗湿播种关键技术措施,切实提高关键技术知晓率和到位率,指导农民群众提高整地播种质量,种足种好小麦,努力培育壮苗安全越冬,夯实明年夏粮丰收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