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主体名称:扬州高邮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管委会
【基本情况】 高邮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位于江苏省高邮市卸甲镇金港村,园区以稻麦为主导产业,以花卉苗木产业、特色畜禽产业、休闲观光产业和亮点产业——优质种源产业为辅助产业,重点培训与现代种源、健康食品、观光休闲、农产品加工“四大主导产业”相关的内容,形成了双兔、康源、丰庆、飞扬、美滋滋等一批知名商标和获得绿色食品标志的优质品牌,构建了“1+N”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完善了“研发—生产—加工—物流—商贸”产业链,基本形成一二三产融合互动发展格局。
【获得荣誉】 2015年被科技部认定为国家农业科技园区;2017年被农业部评为全国农村创新创业园区;2017年被江苏省科协、江苏省科技厅、江苏省教育厅评为江苏省科普教育基地,被江苏省农业农村厅评为省级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2020年被扬州市委评为扬州市新兴科创名城先进集体。
【产业特色】 稻米种植、加工、物流产业;花木、蔬果种植;特色畜禽产业;综合种养;休闲观光产业。
【设施设备】 报告厅550平方米,一次可容纳320人次,会议室3个,一次可容纳120人次,餐厅、宿舍一次可容纳150人次和210人次,拥有花卉种植园、葡萄采摘园、奶牛养殖基地、惠万家花卉交易市场、花卉电商平台、多肉植物温室、红掌种植大棚、现代农业展馆、智慧农业研发中心、院士工作站等。
【实训活动】 参观智慧农业云平台系统;大棚参观与使用培训;种植与加工培训;物流参观与培训。
【开放时间】 每年的3、4、5、6、9、10、11月份的周末
【特色课程】 课程一:智慧农业系统应用实践。讲授构建基于环境感知、实时监测、自动控制的网络化农业环境监测系统的方法,将互联网技术进入育种、栽培、灌溉、收割等农业生产环节,提高农业科技成果应用水平。课程二:基于WEBGIS的稻麦精确栽培系统的应用实践。主要讲授系统在实现稻麦传统信息管理功能的基础上,配合网络地理信息系统,通过引入农业管理知识模型,为网络用户提供农业生产过程中的辅助管理决策及评价,并将相关技术应用于系统,实现了农业信息高效、便捷查询以及结果可视化。课程三:红掌种植技术。对于红掌种植过程中的各项技术进行知识讲解和实训,提高学员的种植水平。
【授课老师】 老师一:赵步洪。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扬州大学兼职教授、硕士生导师,从事水稻栽培和稻麦育种研究工作。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等研究课题17项。老师二:倪军。国家信息农业工程技术中心教授,南京农业大学博士生导师,中国农业机械学会人工智能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作物学会智慧农业专委会委员,中国自动化学会农业知识工程专委会委员,江苏省333 高层次人才,南京市领军型科技创业人才。老师三:戴其根。扬州大学教授(二级),博士生导师,江苏省农产品安全与环境重点学科带头人,中国作物学会栽培研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水稻学组组长,江苏省作物学会副理事长等。
联系人:高旭春,15161828688
地址:江苏省高邮市金港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