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韩秀艳,一名“金帼”农创先锋队骨干成员,大连金普新区七顶山街道老虎山村人。从“跳农门”到“我要回农村”,她凭借先进的技术和理念,于2014年创办泽盛生态园,主要从事保护地和智能连栋冷棚大樱桃种植。经过近10年的深耕,稳扎稳打,韩秀艳已成为大樱桃种植领域的“专家”,带动村民共同致富,真可谓巾帼不让须眉。
一、跳出舒适圈,回农村创业
2005年中专毕业的韩秀艳,和大多数年轻人一样,抱着“跳农门”的想法,在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一家日资企业谋得一份体面的工作。由于勤劳实干、兢兢业业,韩秀艳很快得到领导们的认可,并逐步升为制造部门的负责人。60多人的流水线安排管理,生产任务下达,韩秀艳将其管理的井然有序、有条不紊。这样安逸的工作,她一干就是8整年。对于这样周而复始,毫无新鲜感的工作,渐渐滋长了的她对现有职业的厌倦。
她的丈夫是当地合作社大樱桃产业的技术员,他用自己掌握的保护地大樱桃经营管理技术,帮助果农走科技致富之路,深深感染到了她。又想到面朝黄土背朝天,长年劳累成疾的父母,她不想留给自己“不孝”的遗憾。2014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国家鼓励农户流转土地经营权、扶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户家庭经营是基本面,“三大亮点”聚焦三农让她豁然开朗。于是,她不顾父母的反对,主动放弃稳定、体面、高薪的工作,毅然踏上生她养她的故乡,开启了农村广袤田野上的农创之旅。
二、曲折创业路,创新为引领
韩秀艳深知,创业虽是当今时代的主题,却并不是美妙的歌谣,同时伴随着艰辛、困难、挫折。既然选择就义无反顾,勇往直前。返乡后的她,首先翻阅大量的“三农”书籍和电子资料,形影不离跟着丈夫学起了“实战”经验。取得土地的流转经营权,他们将仅有的50万元积蓄全部投入到园区建设中,设计建造一座占地5亩的全街道最新的智能型连栋大樱桃冷棚,选取3年以上树龄的美早、砂蜜豆等优良品种移栽其中。
第一年由于没把控好温度导致大樱桃缩果率偏高;第二年又因为没控制好湿度,造成大樱桃裂果偏多。两年的收不抵支,对她的打击很大。不服输的她便开始报名各种学习班,并鼓励丈夫参加大连市现代青年农场主培训班,妇唱夫随,得以汲取丰富的知识储备,相互交流,共同提升对农业未来发展更深层次的认知。两年的深入学习和探索,温室大樱桃栽培技术了然于胸,实践中发明的大樱桃单轴延伸修剪技术、水肥一体化节水灌溉技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防雨棚、遮阳网和防霜网等实用技术得到广泛应用,在提高大樱桃产量和果品质量中发挥重要作用。2017年4月首批大樱桃成熟,就以果个大、肉质厚、色泽艳、口感好等特点,以高出同类产品20%的价格被商家抢购一空。
三、系故土乡亲,致富带头人
“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党的十九大描绘的乡村振兴美好图景正在中国农村大地徐徐展开,韩秀艳作为一名新农人受益良多。为了推动大樱桃生产持续健康发展,2018年升级改造了35亩保护地大樱桃的种植品种,共引进15个早中晚熟品种的大樱桃2000株,建成集大樱桃种植、游客采摘、新技术新品种和无公害技术推广、果农培育为一体的高标准大樱桃产业发展基地。2020年生态园升级为泽盛生态农场,通过游客观光旅游、线上远程销售、线下实体合作方式,使大樱桃销往全国各地,全年接待游客3000余人,大樱桃总产量达45吨,总收入达140万元。
“分享经济,让更多的人富起来”,这是泽盛生态园大樱桃产业发展的终极目标。韩秀艳与市区现代农业生产发展服务中心等单位联手,又与老虎山水果专业合作社、圣基山庄联姻,共同开展大樱桃实用技术和营销模式的培训,示范引领果农开展技术创新,成为大连市高素质农民培育示范基地。新冠三次袭击大连,她都活跃在乡村疫情防控第一线,积极带动果农推动防控措施在农村落实,全力做好大樱桃生产管理的同时,从“互联网+”找到销售突破口,受到广大果农一致好评和信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