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蓝色的屋顶,白色的墙壁,咩咩的羊叫声此起彼伏。走进凤翔区虢王镇西谢村奶山羊养殖基地,道路两旁10亩多肥绿肥绿的黑麦密集齐整的铺在田野上,占地2000多平方米,坐北朝南半开放的钢构羊舍里400多头健硕强壮的萨能奶山羊和布尔山羊悠然自得的吃着刚收割回来的新鲜牧草,小羊儿活蹦乱跳的在羊场里撒欢打闹,旁边的一群鸡鹅在羊场里觅食嬉戏,4名工人技艺娴熟的给羊做着三联四防疫苗,眼前呈现出的这副绿色生态、产业兴旺的实景,犹如一幅美好的画卷。管理员杜宏岐满脸挂着幸福的喜悦说到:“我能有今天的好日子不仅要感谢党和国家的惠农好政策,更要感谢我们镇家喻户晓的“羊状元”马晓阳,是他的“传”“帮”“带”让我明白了“勤劳能致富,成功靠自己”的真理”。
马晓阳,凤翔县西谢晓阳牧业、凤翔县金顺农业专业合作社法人,他致力打造以“现代农业”为基础,以“绿色食品”为特色,以“帮扶贫困”为推动力,以“健康农业“为核心,创立“养+有机肥+种”绿色生态循环农业发展模式,辐射带动周边贫困户6户24人脱贫致富,直接带动区9名返乡创业者发展养殖产业。现在他不仅是高素质农民的“领跑者”、更是带领群众创业致富的“领头羊”。
响应国家号召 返乡创业
因家境贫寒,2006年马晓阳高考失利后放弃了复读。可他并未因此意志消沉,在他看来条条大路通罗马,成功之路不止高考一条。年仅20岁就敢闯敢拼的他带着理想与憧憬只身一人北上打工,凭借天资聪颖、勤奋好学,6年后他成为了一家私企的高管。2014年,在参加十年之约的同学聚会上,无意间听到几位同学私下热议某同学打拼事业透支健康确诊肝癌的事后,他大吃一惊,在他印象中这位同学年富力强。他带着沉重而又复杂的心情前去探望慰问,临别时同学语重心长的劝告他说“趁你年华尚早,趁父母还未老,尽你自己最大的努力,努力做成你最想做的那件事,成为你最想成为的那种人,过你最想过的那种生活吧”。回家后他辗转反侧,彻夜难眠,原本就有农村情结的他,又赶上李克强总理发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他看到了农村发展的前景、发现了农业蕴藏的商机,就此马晓阳的返乡创业故事按下了快进键。
祸事接踵而至 初心不改
“家有万贯,带毛的不算。年轻小伙干点啥不好,非要当羊倌,干这苦差事肯定会被人瞧不起!”。返乡后的马晓阳多方考察选定的投资小、见效快的山羊养殖项目,遭到了身边人的各种质疑、反对与不理解。“初生牛犊不怕虎”的他义无反顾的去工商局注册了“凤翔县西谢晓阳牧业”,他拿出自己所有的积蓄投资羊场建设,白天带着工人在羊场施工,晚上翻阅养殖书籍在家学习,每天两点一线,日夜奋战3个月后,他的养殖场终于办起来了,看着羊场里100多只健壮的山羊,成就感油然而生。可天有不测风云,突发的疫病让他精心喂养了数月的100多只山羊死了大半,损失惨重,他不但没有自怨自艾,反而化压力为动力,请来县镇专家探究病根,并且虚心求教防疫防治知识,是挑战也是机遇,疫病事件的发生让他改变了养殖思路,他意识到“要富口袋,先富脑袋”的重要性后,第一时间报考了成人高考,被宝鸡市职业技术学院畜牧兽医专业录取后,又加入到我区高素质农民种养殖班的队伍中,3年的不断学习与探索让他成为当地小有名气的“土专家”,2017年羊场的规模也由疫病后的50多只增加到200多只。疫情的风波没过多久,突如其来的车祸又导致他肋骨断裂,仅休息2个月连走路都成问题的他再次回到让他牵肠挂肚的羊场,因伤势未愈,使他的工作难度增加,可他撸起袖子、甩开膀子、扑下身子依然咬牙坚持着,始终不忘初心。
持续创新创业 带动增收
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一行,为了将产业做大做强,更好的带领贫困户脱贫致富,他变“输血”为“造血”,为贫困户马丙怀、马权省、马成会等6户24人传授养殖技术,帮助销售产品,带头改良品种,提供寄养服务,为残疾人杜宏岐提供就业岗位,真正做到了真扶贫扶真贫真脱贫。2018年羊场规模增加到400多只,马晓阳养殖事业做得风生水起,他的成功为有意向返乡创业的年轻人李小伟、谢晓峰、张晓龙等9人做出了榜样,纷纷前来向他求取养“羊经”。同年他成立了凤翔县金顺农业专业合作社,开始发展“种养结合”的绿色生态循环农业,马晓阳坚持“走出去引进来”的创新发展理念,积极参加宝鸡市农广校组织的千阳种羊场、陇县关山羊场与和氏奶羊基地观摩学习活动,补短板,强弱项,抓重点,攻难点。作为一名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高素质农民,马晓阳率先利用互联网开展农产品营销活动,顺利将羊肉推销到了岐宝凤等地的火锅店和餐馆,增加了养殖户的经济效益;率先创立“企业+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成功与惠民企业对接,改变了过去养殖户羊奶产销脱节的尴尬局面。8年的不懈探索与创新实践,使这位“敢”字为先,“干”字为体,“改”字为要的“羊倌”成功逆袭成为高素质农民的“领跑者”,带领群众创业致富的“领头羊”。
马晓阳说:“一枝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今后他将发扬好“传”“帮”“带”的精神,发挥好“领头羊”的作用,立足本地特色资源,扩大产业发展规模,优化产业布局,完善利益联结机制,为实现产业振兴注入强劲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