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年48岁的候列文,个头不高,是当地人人皆知的种田大户,种田致富能人;通过多次高素质农民培训,她凭借远见的胆识,不断调整品种结构,优化种植方式,提高生产能力,扩大生产规模,在黝黑的土地上结出了丰硕的果实;成为种粮致富的一方领头雁。
以前,候列文对农业生产没经验,常常以水稻疾病而烦恼,不过聪明的她首先想到了农技站,于是三天两头地去农技站向农技工作人员请教病虫害防治技术,同时向周边老农实地考察学习生产经验;庆幸的是,她参加了两次和县农技推广中心举办的高素质农民培训,不断地学习和实践摸索,已熟练掌握多种农作物的栽培管理及病虫害防治技术和生产管理经验。她还注重农业机械化的推广和应用,通过不断增加投入,购进了多种耕、种、收及排灌植保机械,大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效率。
2021年,候列文通过村承包了460亩土地,在农技工作人员的指导下,一家人起早摸黑,辛勤耕耘,精心管理,秋后将喜获丰收,目前预估水稻单产达1150斤,总产量达53万多斤,毛收入近64万元。
她的成功经验体现在四个方面:
首先是生产技术方面。敢于尝试,积极引进和应用新品种、新技术,家中常备农业科技书刊,及时了解、掌握市场信息、生产技术,不断优化调整品种结构。种植方式由水育手栽变为直播、机插、抛秧、手栽相结合;耕作水平发展到全部机耕机收,提高了生产效率,减轻劳动强度;种植模式由一年一熟,全部改为一稻一麦(油)两熟制,提高土地利用率,以午季保秋季;肥料使用上由单一依靠氮素肥料转为测土配方施肥(侧深施);病虫草防治上由打保险药,变为有的放矢,综合防治,节约成本等等。根据市场形势的变化,她采用相应的技术手段,不断地优化调整结构,获得了理想的经济效益。
其次是生产规模方面。由于候列文能适时适度地把握市场,应用技术,其粮食产量能够稳定,生产效益稳步提高,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她每年都会拿出一部分利润用于扩大再生产,购置农业生产机械、改造农田设施、添置生产设备。目前,她拥有农用拖拉机、机动喷雾器、水泵、收割机、旋耕机、开沟机、播种机等大小机械15台套。农业机械的应用,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
第三是在大田用工方面。随着生产的发展,规模的扩大,候列文感到人手不够,必须要解决好农忙用工矛盾,她决定将人员进行分工。自己学习技术,掌握信息,熟悉市场,安排计划,组织生产;丈夫负责所有机械养护、使用,当好机手,一家人各司其职,同心协力,发展家庭生产。近几年,候列文将在培训班上所学的知识灵活应用在生产上,借用机械耕作的力量,巧妙地化解了生产用工矛盾,并建立了季节性用工联系制度,确保了大田生产必要人工。
第四是产品销售方面。由于侯列文的粮食生产规模大,选用优质高产品种,综合使用实用技术,特别是近几年实施绿色水稻健身栽培技术,她生产的粮食全部被地方粮食部门和金城米业订单收购,成了抢手货。收购单位驾车到田头,过个磅就行了,稻都不落地。
种田也要靠新技术,她带领周围的乡亲们积极参加县农技推广中心组织的高素质农民培训班,率先种植优质高产的新品种,应用水稻工厂化育秧、水稻一种两收等新技术、新品种,通过科技提高产量。新技术的应用为她节约了成本,好的品种卖的价钱就是好,乡亲们都尝到了应用新技术的甜头,纷纷追随她的脚步,把技术也应用到自家的田地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