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前进村党总支书记马志祥事迹

发布时间:2017-08-18来源:农业部市场与经济信息司 本文总阅读量
字号:【
一片丹心为前进
——记张掖市人大代表、前进村党总支书记马志祥

  十五载沐雨经霜,心系村民,他是前进村走向“四化”的领头雁;三十载开拓创新,奋发有为,他是张掖市富民强区的先行者。他是一位亲切的村总支书记,更是一名优秀的市人大代表,他用一颗滚烫的心,为发展前进经济呕心沥血,他以一份浓厚的情,为做好人大代表鞠躬尽瘁。他就是马志祥,现年50岁,现任张掖市人大代表、甘州区前进村党总支书记、甘肃前进牧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

  2002年当选张掖市第一届人大代表以来,马志祥始终坚持“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的坚定信念,切实做到把人大工作“当回事儿”,努力做到尽心尽力尽责,为人民办实事,为村民谋发展。多重身份的马志祥,多年来,统筹安排,能够正确处理村内日常工作与开展代表工作在时间上的冲突与矛盾,没有因为参加代表视察等活动而影响村内工作的开展,更没有因为村内工作而影响代表工作,真正做到了开展代表工作与本职工作两不误,在本职工作上有所作为有所贡献的同时,还能够勤勉精进,不断创造出新的业绩。在马志祥的带领下,前进村在经济建设、基层党建、精神文明和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等多方面都取得了成绩,20069月被列为全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100个试点村之一,20116月被中共甘肃省委授予全省先进基层党组织20117月被中组部表彰命名为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就其个人而言,先后获得了“甘州区光彩事业先进个人”,“甘州区全民创业之星”,“张掖市农业科技带头人”等多项荣誉称号。2012年6月被中组部和甘肃省委分别授予“全国创先争优优秀共产党员”和“全省创争优优秀共产党员”,2013年7月获:“全国农业科教兴村杰出带头人”荣誉称号。     

  (一)蔬菜合作“翻身仗”

  张掖市甘州区前进村,坐落于甘州区张火公路向南1.5公里处,现有7个村民合作社,村民385户,1485人,劳动力921人,耕地面积1864亩,人均耕地1.25亩。群雁高飞头雁领,2001年,前进村人将致富能人马志祥推举为党支部书记,期望用他的经验和智慧,开创前进发展的新局面,面对前进村集体经济薄弱,无资金、无项目、特别是无思路的现状,马志祥通过两委会议,反复强调用工业化思路谋划农业发展,确定了“环境立村,产业富民”的发展总思路。

  “加快发展,为民造福”,这是马志祥始终如一的任职诺言,凭着这份为前进村老百姓干实事、共致富的坚定理想,商业思维敏锐的马志祥积极动员党员干部和全村群众集中力量进行创业。村两委班子以深入分析村情、逐户走访问计、赴外学习取经入手,提出了立足城郊优势、发展蔬菜产业、实现一村一品的富民强村思路,拉开了前进村创业发展、治穷致富的序幕。为消除群众的顾虑,马志祥带领党员和村社干部先干起来,一个春天就修建了68座高标准日光温室,当年种植圆茄每棚平均收入达6000元以上,让群众看到了实惠,最终带动全村建造日光温室236座。温室建起来后,按照组织搭台、能人参与、协会唱戏的模式,成立长绿蔬菜专业合作社,注册“长绿”牌蔬菜商标,发展高档菜、精细菜种植,单棚收入达1万元以上。蔬菜种植让前进村打了一场漂亮的经济“翻身仗”。然而,马志祥并没有就次停下带领群众致富的脚步。2007年,在广泛考察市场行情、邀请专家充分论证的基础上,马志祥引导群众发展设施红提葡萄540亩,栽植红提长廊1.5公里,并注册“前进村庄”红提葡萄品牌,棚均收入达3万元以上。

  凭着超前意识、开拓精神、务实作风,马志祥带领党员群众走出了一条“生产专业化、生活社区化、环境田园化、农民知识化”的新路子,用实际行动印证了一名共产党员无私奉献的高尚品质。昔日面朝黄土背朝天,地里创金不见金,今日阔步搞转型,扬眉吐气普新高,前进的转型离不开恪尽职守的马书记,前进的发展离不开竭诚奉献的村两委。

  (二)引资投建“谋发展”

  做村支书的这几年,有人埋怨过他,有人记恨过他,也有人在村民会议室里质疑他责骂他,甚至有人故意搞破坏,散播谣言危言耸听,但这一切都没有阻止马志祥励精图治谋发展的坚定信念,他说:“有福民先享,有难官来挡,给村民办实事,自己受苦受累受点委屈不算什么”。与此同时,马志祥深知自己不单单是村支书,更是一名人大代表,肩负着人民的重托,理应代表人民的利益,反映人民的意愿,以实现人民的权力为己任,才能当好人民的代言人,使人民的愿望得以实现,才能真正履行好一个人大代表的职责。所以,他工作中抢抓机遇、勇于挑战,2001年,积极争取国家黑河流域综合治理的项目,投资130多万元建成高效节水示范园区,引进宁夏开发客商投资1500万元,建成双华清真牛羊肉屠宰生产线,引进的钢化玻璃生产线和中空玻璃生产线,填补了甘肃生产钢化玻璃和中空玻璃的空白。2004年,积极支持浙江客商周文正投资1200万,建成了嘉禾公司蔬菜保鲜恒温库,每年发展订单蔬菜2.4万亩。2006年,投资1000万元建设长安家园,修建风格各异的别墅式小康住宅楼34幢,建成了“农家乐”餐饮休闲娱乐一条街。投资120万元硬化通村社公路8公里,配套桥梁14座,争取项目资金60万元配套完成1000亩高新节水工程,实现了主干渠路条条相连、全程贯通;生产发展了,面貌不能跟不上,村上多方联系绿化公司,投资200多万元让他们给我们搞专业的绿化、美化。目前,村里栽植各类风景树木300多棵,种植草坪1500多平方米,种植花卉2万多株,村主干道路全部架设了路灯。今年,前进村集中流转800亩土地, 计划建一个张掖市最大的花卉苗木市场,通过引进国内外名、优、特花卉品种,力争形成一个集种植、销售、观赏为一体的综合新型产业,为今后打造农家田园风光旅游奠定坚实的基础。在2016829日的前进村第二十九届“爱村日”上,马志祥为甘肃前进休闲农业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正式揭牌,目前已全面投入发展。

  (三)村办企业“创新高”

  融村融心,同创前进事业,规范管理,齐架连心桥梁。马志祥的脚步并没有停留在现有的成果上,他认为要想长久发展,必定要有一个实力雄厚的经济体作为支撑,要想真正强村富民,必须要改变现有发展模式,走创新发展的路子。前进村虽然在特色种植产业上取得了成功,但在实质上依然没有走出集体经济薄弱、公益事业难搞、产业要升级而原始积累不足的困境,农民增收也遇到了瓶颈。通过不断地外出考察学习,一个崭新的观念触动了马志祥敏感的神经,农村变城镇、农民变股东和产业工人、农业变高效现代农业,“三农变一农”一度变成了前进村干部门的口头禅。

  2008年,马志祥主动拜访了回张掖探亲的杭州娃哈哈集团供应设备部部长康武。张掖土地辽阔、日照充足、灌溉便利,发展奶牛产业既可以壮大草蓄产业又能利用充足的有机肥力生产绿色有机食品,延伸绿色产业链条,打造循环经济模式,对前进无疑是一条最佳的道路。马志祥带领村两委开始动员全村人创办奶牛专业合作社,激活了全村人的思维。凭着对干事创业的领导班子的信任,三十多个奶牛养殖户以奶牛入股合作社,全村85%的农户出资入股,一时群情振奋,甚至吸引周边乡村的五十多个奶牛专业户也积极要求加入合作社。几年时间,前进人边干边学、边请边借,不惜血本培养和网络人才,向全省奶牛行业的精英抛出橄榄枝,以配房配车,高新聘用等手段壮大人才队伍,通过一系列激励政策,前进村形成了近百人的核心人才团队。如今,前进奶牛产业步入了良性发展和迅速扩张的新时期,不但与蒙牛等众多知名乳制品企业达成了长期供销合同,而且以先进的管理、灵活的机制,连续吸纳全市700多户养殖户加入合作社。截至目前,公司下辖十个牧场,甘州区5个,临泽县3个,高台县1个,陕西宝鸡岐山县1个,奶牛存栏24000头,日产鲜奶250吨,资产总额11亿元,并配套组建起了农机保障和饲草种植等专业合作社。日前,前进牧业与成都菊乐携手共建的又一个万头奶牛基地德瑞牧业正式奠基,预计明年5月正式投入生产,届时,前进牧业奶牛存栏将突破40000头,年销售额预计达到9亿元。如今,前进村人的生活的方式全面合作化,入社经营的比例达到了百分之百,前进牧业公司及其下属十个专业合作社,既紧密关联有独立运营,引领带动全市越来越多的奶牛养殖户共同致富,形成了具备前进特色的合作基础上的集团公司治理模式。

  (四)合力齐心“奔小康”

  漫长曲折的道路,让马书记更加清醒地认识到,要奔小康,首先要强化社会服务管理,加快推进生活社区化,其次是要实施人才带动工程,加快推进农民知识化。

  在推进生活社区化方面,前进村修建了设施完备、环境优美、服务周全的住宅小区,全村246户村民已全部搬迁入住,农民人均楼房面积达到30平方米。目前前进小区二期工程正在开工建设中,预计2017年开春能够全面完工。马志祥经常对村上的人讲:“我们不能只让农民的钱包鼓了,而让他们的脑子空了”。于是,村上确定每年829号为全村村民“爱村日”,村上每年从最初10万元到现在的600多万元,连续五年重奖在村集体事业发展中成绩突出的致富标兵、优秀党员、产业能人,形成了广大群众爱村兴村、争当先进的良好风气。依托村级文化广场,每年邀请市区文化、卫生、科技部门开展“三下乡”活动,群众学习意识、卫生意识、科学种养意识显著增强;充分利用传统节假日、重大节庆日组织开展文艺演出、群众集会、体育竞赛等活动,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日益丰富。“出门有公交、购物有超市、居住有楼房、娱乐有场所”,以往只有城里人才能享受的生活,今日成为前进村农民生活的真实写照。大家深有感触地说,“想不到楼上楼下、电脑电话的梦想在我们这一代得以实现。”

  另一方面,通过多年发展通过多年的发展,马志祥深刻认识到人才是第一资源,是强村富民的第一支撑,推动转型跨越必须依靠人才。为此,他建议采取高薪聘请、利益共享等措施,把长期在外创业、身怀技术特长的致富能人回请到村上来,担任各产业协会的负责人或技术管理员,使每个主导产业都有独当一面的“领路人”。先后聘请北京动物繁雏场叶日松教授、甘肃农业大学常永义教授等8名教授担任专业合作社技术顾问,招聘20多名高校毕业生到各专业合作社创业发展,有力推动了产业向高效益发展。村上多方筹资建成农科教培训中心,配套建设高标准农家书屋,每月定期举办劳动力技能培训,累计培育“土专家”、“田秀才”154名,全村劳动力人均掌握了2门以上的致富技能。建立人才激励机制,对有重大贡献的13名人才,都配备了专车、购买了楼房。通过大力培养、引进、使用人才,全村各主导产业上的致富带头人由10多人激增到200多人。同时,马志祥认为,联村联户是发挥优势互补的有力渠道,前进村曾帮助指导环县木钵镇高寨沟村建成3000头养殖规模的小区1个,为该县培育特色畜牧业夯实了基础,并打算在庆阳地区建设养殖基地,以真正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多年来,马志祥始终以扎实的工作作风推进工作,以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为前进人民无私奉献。今天,马志祥仍在这个平凡而有意义的岗位上默默耕耘着,回忆走过的漫长曲折的路,他无怨无悔,看着前进村焕然一新的面貌,他笑容满面。一片丹心为前进,相信在马志祥的带领下,前进的明天会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附件: